首页 社会百科文章正文

霍集占_霍集占叛乱

社会百科 2023年01月16日 13:25 309 友小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霍集占,以及霍集占叛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书剑恩仇录》中香香公主嫁给了乾隆,那么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当年作者曾经在小说后记里明确表示过这个人物是作者杜撰出来的霍集占,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过霍集占,民间也有传说历史上其实有一位香香公主霍集占,但是根据身份和时间的推断,她并不是乾隆的妃子,而是康熙的一位妃子,这个人物曾经在《康熙王朝》当中出现过,她就是容妃,不过这都是推断,缺乏现实依据。

这本小说里,作者塑造了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的人物形象鲜明,各有各的特色,为了推进男主的成长历程,塑造出一个美丽大方、愿意为了爱情奉献生命的女子是必须的,这个女子就是香香公主。小说里的香香公主其实是个悲剧人物,她愿意为了爱情贡献自己的一切,最终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小说里描写香香公主喜欢的其实是陈家洛,陈家洛也喜欢她。但是,跟香香公主比起来,陈家洛显然更喜欢自己的事业,比如说夺得乾隆的江山。好巧不巧的是,乾隆也喜欢这个香香公主,于是,陈家洛就把香香公主送给了乾隆,用香香公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子,在情郎的鼓励下,就走进了乾隆的皇宫。

跟乾隆在一起的香香公主其实并不开心,因为她爱的不是乾隆,而且她还放不下自己的情郎,最后的香香公主也是为了自己的情郎而死。真是应了那句话霍集占:红颜薄命呀,本来可以拥有大好人生,却为了一个男子,放弃了自己的全部。

康熙亲征葛尔丹和平定准葛尔叛乱是一回事吗?详细经过是怎样的?

亲征葛尔丹是康熙王朝演的

清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758~1759)

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大和卓是指波罗尼都(?一1759年),新疆喀什噶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小和卓指霍集占(?一1759年),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就是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后用来称呼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訇。

康熙十九年(168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统治回部后,对其首领实行人质制。

1755清朝政府出兵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分裂势力,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攻克伊犁,释放作为人质禁锢于伊犁的大和卓(名波罗尼都)、小和卓(名霍集占)。波罗尼都率领他的弟弟霍集占等30多人投奔清朝军队。伊犁平定后,清朝命令他返回南疆,招抚旧部,统领维吾尔民众。大和卓返叶儿羌(今莎车)统领回部,小和卓留伊犁掌管伊斯兰教务。

1756年小和卓霍集占从伊犁逃回,参与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阴谋发动叛乱,兵败逃叶儿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杀害清廷所遣前往招抚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立为巴图尔汗,波罗尼都受到鼓动。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起集众数十万叛乱,举兵反对清朝政府,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清廷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满、汉兵万余自吐鲁番进发,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五月,围叛军据点库车。大、小和卓率万余鸟枪兵自叶儿羌经阿克苏赴援,被清军击败,伤亡4000余人,旋率残部入库车固守。雅尔哈善未乘胜进击,而坐守军营终日博弈,疏于戒备,致使大、小和卓乘夜率400骑逃遁,雅尔哈善以贻误军机罪被处死。清军攻克库车后,小和卓逃到阿克苏,守城维吾尔族人闭门不纳,只得逃到乌什,同样为乌什维族人所拒,遂退保叶尔羌。大和卓则据守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相约各守一城。两人相为倚角,抗击清军。

十月,定边将军兆惠率步骑4000至叶儿羌,三战三胜,然以兵少不能取城,即于城东隔河结“黑水营”自固待援。叛军万余人包围黑水营,用炮轰、水淹、偷袭等方式频繁攻击。清军坚守三个月,伤亡甚众。

霍集占_霍集占叛乱

二十四年正月,清定边右副将军富德率兵3000自乌鲁木齐驰援,至呼尔满(今莎车东北),与叛军骑兵5000激战四五昼夜,获胜,渡叶儿羌河,与参赞舒赫德、都统阿里衮部会师。兆惠闻援军至,督兵突围。清军会师振旅,还阿克苏。

六月,兆惠和富德各率兵1.5万分别攻喀什噶尔和叶儿羌。清军两路会师在叶尔羌城东黑水河畔击败叛军,乘胜分军,攻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见大势已去,大掠城中财物后率部弃城南逃,越葱岭西遁,逃往帕米尔。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魏源《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清军获叛军降卒1.2万余。

1759年夏天,大小和卓带着妻孥旧仆三四百人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八月,大、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部首领素勒坦沙执杀,把尸首送交清朝。(《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

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自此,清廷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

金庸小说中最“渣”男主,被一对母女同时爱上,最后却谁也没选!

金庸笔下艳福不浅的主角很多霍集占,像韦小宝、段誉女人缘都很好霍集占,但能同时让一对母女同时爱上的,却只有一个人。

能享受这种特殊待遇的,是金庸第一本小说的主角,陈家洛。

在书剑恩仇录中,爱上陈家洛的是香香公主和霍青桐,但其实这两位姑娘在历史上不是情敌,而另有渊源。

书中回部和清军的战争,源于历史上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之乱”。

而书中得到陈家洛相助,得以追回部族圣物的回部老英雄木卓伦,正是“大小和卓”之一的小和霍集占。

这也就是为什么木卓伦的儿女姓霍,叫霍阿伊和霍青桐的缘故霍集占了。

而香香公主,也就是日后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香妃,正是霍集占的原配妻子,原名法蒂玛。

历史记载,在清军平定回部后,法蒂玛作为小和卓的家属被押解进京。

乾隆见了她的惊世美貌猴,下旨奉为容妃,再之后被人称为香妃,成为了一个经典形象。在金庸和琼瑶等作家的笔下,与陈家洛、小燕子、尔康等人发生一系列剧情纠葛。

所以联系历史,香香公主和霍青桐其实是母女。 这就也难怪金庸要给霍集占改名木卓伦了,不然和陈家洛见到还不打起来?

即便以现在的眼光,女儿和母亲都爱上了同一个人,这段剧情还是挺重口味的。

这也就难怪陈家洛畏首畏尾,一直犹豫不定,又是觉得霍青桐太过于能干,又是觉得牺牲香香公主能换得乾隆回心转意。

这不是因为霍集占他渣,真正的原因,是他不好意思下手啊霍集占

其实小说归小说,历史归历史,以上当然是戏说笑谈。

但也不难发现,在金庸刚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难免有许多青涩之处。 无论是陈家洛这个角色塑造,还是这些历史情节桥段的插入设计,都和射雕天龙这些中后期之作有相当大的差距。

尤其是将书剑恩仇录和鹿鼎记这一头一尾两部小说对比,同样是发生在清朝,在书剑中会有霍青桐香香公主这样母女爱上陈家洛的bug,但鹿鼎记结合了那么多历史事件,却浑然天成以假乱真。

这种写作提升的经历旅程,或许是金庸除了十四本小说之外,留给读者们的另一笔收获吧。

霍集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霍集占叛乱、霍集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霍集占

发表评论

友烨科技Copyright www.youyekj.com Some Rights Reserved.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