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简介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任弼时简介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求历届中组部部长名单?
到现在为止是经历了十七届。
1:第一届 中央组织部主任 张国焘[1921.07-1922.07]
2:第二届 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国焘[1922.07-1923.06]
3: 第三届 毛泽东[1924.05-1925.01]
4: 第四届 中央组织部主任 陈独秀[1925.01-1927.04]
5:第五届 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国焘[1927.05-1927.07] 李维汉[1927.08-1927.11] 中央组织局主任 罗亦农[1927.11]
6: 第六届 中央组织部部长 周恩来[1928.06] 康生[1931.01] 任弼时[1933.01-1933.03] 中央组织局主任 李维汉[1933.03] 中央组织部部长 秦邦宪(博古)[1936.10] 秦邦宪(博古)[1937.02—1937.09] 陈云[1937.12 -1943.03]
7: 第七届 彭真 [1945.07-1953.04] 饶漱石[1953.04-1954.03] 邓小平[1954.04-1956.10]
8:第八届 安子文[1956.11-1966.08]
9:第九届 中央组织部军代表 朱光、聂济峰[1966.09-1973.08] 业务组长 郭玉峰[1966.09-1973.08] 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康生[1970.11-1973.08]
10:第十届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康生[1973.08-1975.12] 中央组织部部长 郭玉峰[1973.08-1977.12]
11: 第十一届 胡耀邦[1977.12-1978.12] 宋任穷[1978.12-1983.02]
12:第十二届 陈野苹[1983.02-1984.04] 乔石[1984.08-1985.12] 尉健行[1986.01-1987.05]
13:第十三届 宋平 [1987.06-1989.12] 吕枫[1989.12-1992.10]
14:第十四届 吕枫 [1992.11-1994.10] 张全景[1994.10-1997.11]
15:第十五届 张全景[1997.11-1999.03] 曾庆红[1999.03-2002.10]
16:第十六届 贺国强[2002.10-2007.10]
17: 第十七届 李源潮[2007.10-现在]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简介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亦称湘赣苏区。1929年1月,红军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任弼时简介的部分红军和各县赤卫队,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特别委员会领导下,经过两年的斗争,扩大任弼时简介了根据地。1931年 7月,中共湘东南、湘南两特委和西路、南路、北路 3个分委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将所辖的赣江以西地区合并为湘赣省。8月1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省委书记。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湘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王首道、任弼时先后任省委书记,袁德生、谭余保先后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委、省苏及省直机关均驻永新县城。至此,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正式形
成,它包括赣江以西、袁水以南、粤汉铁路以东、大余以北的广大地区,约20余县,人口100余万。此后,省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红军和游击队发动群众,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了永新、宁冈、莲花、上犹、崇义等十几个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2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独立第1、第3师合编为红军第8军,由李天柱代军长,王震代政委。1933年6月,任弼时任湘赣省委书记。同时,以由红8军改编的红17师和由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调来的红18师在永新组成红六军团,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1934年8月,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军团政委。随后红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的率领下,撤离湘赣革命根据地向湘中转移,留下部分红军在湘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可靠的西部屏障和巩固的战略侧翼,同时也是沟通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桥梁。
任弼时 简介
【任弼时】(1904~1950)
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任弼时简介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培国。湖南湘阴(今属汨罗市)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弼时简介,同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弼时简介,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31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3月,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33年任中共湘赣边区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领导湘赣边区的革命斗争。1934年7月,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率部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湘鄂川黔分局书记,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政治委员。
1935年,率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1936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朱德、贺龙等一起与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率部到达陕北后,与中央红军会师,并被任命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军委政治部主任,率部开赴山西前线,领导指挥对日作战。1938年秋赴苏联,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同周恩来一起协助毛泽东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转战陕北,并参与制订土地改革等重大方针政策。1949年4月,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
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编入《任弼时选集》。
----------------------------------------------------------------------------------------------------
关于任弼时简介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任弼时简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